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公司就在研发生产截齿这一关乎煤矿开采的“关键小事”上精耕细作,走出了一条以技术突破带动转型的特色之路。

煤矿开采中,截齿就像掘进机的“牙齿”,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开采的效率和安全。长期以来,传统截齿一直有不少问题,切割坚硬岩层时,不仅容易产生火花,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耐磨性差、寿命短,往往工作8小时就需要更换,既影响效率又增加成本。

2019年,我们联合煤矿企业找准痛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2021年,“一种防火花截齿”专利到手,相当于给截齿戴上了“安全防护盾”;2023 年,更厉害的来了——国内首个破岩硬度达F16级的金刚石硬质合金头截齿成功问世,就算遇上“硬骨头”岩层,也能“啃”得又快又稳;2024年,“激光熔覆镍铝基耐磨性涂层”发明专利“落地”,让截齿表面硬度提升40%,寿命随之大幅延长。

如今,公司的截齿产品形成了覆盖各种岩性需求的体系。从松软岩层到坚硬岩石,不管啥工况,我们都能找出适配的“专属牙齿”。

当然,技术突破从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自2022年起,我们便与太原理工大学携手,共建“超硬材料地矿刀具研发基地”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产学研紧密联动,搭建起由实验室研究向生产线转化的桥梁。这种协同创新的模式持续赋能技术升级,今年,我们的技术创新再添重磅成果——“一种金属陶瓷基金刚石合金颗粒超耐磨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已正式进入申请阶段。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我们公司提出、太原理工大学牵头的省重点研发项目——“Fe-Ni-Co-AlWC超硬复合材料高能场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已于今年5月20日在山西省科技厅完成公示。这彰显了产学研各方对核心技术突破的高度重视,更标志着我们在超硬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布局获得省级层面的权威认可。

在技术创新层面的持续深耕结出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已手握7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制定“陶瓷金刚石合金刀具”等多项团体标准,实现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的关键跨越,掌握了在行业内的技术话语权。本报记者马芳 吴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