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2025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山西省委组织部获优秀组织单位。阳泉市委人才办报送案例《产教融合驱动城市转型的“阳泉密码”》获评“最佳案例”奖。
近年来,阳泉市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重点突破人才供需错位、能力断层、成果转化三大瓶颈,形成“需求牵引、双师赋能、平台驱动”的特色模式。
构建“需求牵引+双向对接”的人才引育机制
破解“供需错位”之困
聚焦建立“2+4+N”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333”产业集群,制定5项产教融合专项支持政策,编制产业人才需求目录,提升人才引育精准度。
整合政校企资源,成立产教融合联合会,建立1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形成“需求发布-项目对接-成果共享”的闭环管理。
坚持实战导向,全面推广“订单班”培养模式,招录“订单班”学员500余名,为院校教学提供人才培养清晰指引。
打造“双师型+创新型”的人才成长体系
破解“能力断层”之困
组建“高校教授+企业专家”双导师团队,选派40余名产业教授和产业兼职教师入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70余名教师入企锻炼。
依托高等高职院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通校企人才流动通道。
大力实施“学历+技能”培养模式,助力280余名民营企业人才通过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230人通过工程师任职资格。
强化“平台赋能+项目驱动”的人才创新支撑
破解“成果转化”之困
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实训基地+中试车间”三位一体的创新载体,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解决技术难题。
推动人才资源跨区域交流,遴选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28名博士入企担任“科技副总”,高培育、高输出省级博士创新站8个。
完善“服务+保障”政策体系,为新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申请发放奖励性补助近400万元。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