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进入科幻领域,科幻小说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今天,作为人类想象力灯塔的科幻小说家,正在思考文学与AI的结合。近日,山西阳泉第三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开幕。

主题对话会现场,在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的主持下,科幻作家刘慈欣、张冉,《科幻世界》主编拉兹,宇树科技研发主管肖宇晨等人就AI生成对科幻文学的影响进行了热烈讨论。

“从长远来看,我认为AI介入文学这一天肯定会到来,只是时间问题”,刘慈欣冷静讲述着他对技术变革的思考,他认为,AI确实是优秀的辅助工具,但也会对创作行业的发展带来挑战,让人难辨文字真伪,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科幻文学创作者的定位。

来自宇树科技的肖宇晨则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他认为,AI的数据来源于人,AI也会反过来帮助人类的创造力获得更大突破,促进人类创造力的发展,这是彼此赋能、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从最新物理发现到AI对文学的影响,从文学创作再到文学的影视转化。本次对话会没有停留在“AI代替人脑”的粗浅讨论,而是将主题引申到“AI时代科幻作家的定位与科幻作品发展方向”这一更深层次话题,为广大科幻爱好者贡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作为模仿人类思考逻辑的技术,AI的本质还是一种工具。而是否采用AI生成的内容,仍在于人的判断力。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科幻作家在AI时代,要善用技术,及时关注科学技术的前沿动向,通俗易懂的话语,对科学概念进行阐释

与前两届不同,本次活动中,AI成为一大亮点,展览征集了305篇科幻作品、606件AI美术作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珏 通讯员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