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连日来,全会精神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为民情怀,积极落实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群众所盼,增进民生福祉。市民政局副局长翟建光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按照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完善“四个体系”,坚定推进“两个着力”,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编制我市“十五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作出民政贡献。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持续健全房地产业基础性制度,完善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管,有力有序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33万平方米,增速23.4%,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房地产政策补充措施,推动我市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程秀宏表示,全市住建系统将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管理,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多的群众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享受运动乐趣、收获健康,展现了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鹏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全市体育系统的奋斗目标。他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政治站位、履职能力和工作质效的提升上,在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迈出新步伐。坚持“体育+”和“+体育”的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举办更加丰富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十五五”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富明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市残联第一时间开展学习,力求学深悟透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残联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消除残疾人家庭生活障碍,提高残疾人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助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进一步争取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支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全会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部署,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敬华说,“我们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截至9月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累计为624名灵活就业人员开户,为他们办理缴存住房公积金业务,金额达789.11万元,让更多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发放贷款4.4亿元,办理提取16亿元,助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志全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初心使命,将制度功能与民生保障需求、房地产发展大局深度融合,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激活住房消费新动能,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聚焦“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优居”目标,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风险防控,让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保障民生、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树立为民情怀,关切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市人社局副局长孙玉华表示,人社部门作为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特别是在工作谋划中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就业、社保、人才、劳动维权等关键领域靶向发力,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期盼。持续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健全“政策+服务+培训”就业支持体系,通过公共招聘、技能提升、精准服务、支持创业等渠道稳就业促就业;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织密社保安全网,推动社保政策精准“滴灌”、保障力度稳步提升,让更多社保福利惠及人民群众;紧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大群体,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支持举措,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畅通诉求渠道、化解劳资纠纷,以实打实的举措为“十五五”开局起步贡献人社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市卫生健康委宣传教育科科长曹菲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完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与制度机制,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动‘健康中国·山西阳泉行动’落地见效,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全面推进健康阳泉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全会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步瑜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推进生态筑基战略,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气候变化,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继续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阳泉实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下一步,我们将以‘三诉三办’工作法为抓手,持续优化‘接诉即办’响应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快响应、快办结;做实网格赋能,推动力量下沉,深化‘未诉先办’,主动发现并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强化联合调度,聚力攻坚‘难诉合办’,破解跨部门、跨层级的治理难题。通过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委社工部一科负责人李凤说。
深入践行,扎实推进,让全会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实落细、开花结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部署,为未来5年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丽新表示,各级妇联组织将找准妇联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持续推进漾泉巾帼“行”建功追梦工程、漾泉巾帼“家”幸福安康工程、漾泉巾帼“暖”维权关爱工程,围绕妇女创业就业、美丽乡村建设、妇女权益维护、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确保全会精神在妇联系统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团市委书记乔丽娜表示,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结合阳泉实际,持续发挥“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等理论宣传队伍作用,面向不同群体青年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提升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等“青”字号品牌效能,组织动员各领域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治理、卫国戍边等重点领域建功立业;扎实推进青年科技创新、“实习山西”、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鼓足干劲、乘势而上,为奋力谱写阳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青春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我市未来5年各项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增强学习贯彻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新论断新要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矿区洪城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燕珍说,“我们将锚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紧扣‘立德树人’一个核心,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特别是将思政教育融入研学实践、社区服务,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切实回应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平定县张庄镇张庄村幸福食堂每周饭菜不重样,粗粮细做、荤素搭配、营养健康,既解决了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的吃饭问题,也为村里的年轻人解决了在外务工的后顾之忧。目前,村里有32位老人在幸福食堂就餐,20位失能老人享受上门送餐服务。作为幸福食堂的负责人,10多年来,张巧银热心老龄事业,积极创新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日前,她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这个荣誉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为老服务上继续用心用力,把幸福食堂办成老年人的幸福家园,把‘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落到实处。”张巧银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宏说,“接下来村里会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效,既要升级村日间照料中心,提升服务质量,让子女放心、老人安享晚年,也要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沟渠、背街小巷,打造‘家门口的小花园’,同时,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通过‘农文旅融合’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真正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红利送到群众心坎上。”(郑晓丹 薄红贞 刘俊英 魏君桦 张景梅 张子煜 刘阳 范佳钰 吴珊 温荣鑫)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