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以时光之笔,绘发展新卷;以拳拳之心,答时代之问。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定的关键节点,本报即日起推出“委员建言‘十五五’ 共绘发展新蓝图”专栏,集中呈现我市广大政协委员聚焦发展大局,深入调研思考的睿智之言、务实之策,为科学绘制阳泉发展新蓝图汇聚智慧力量。
阳泉既是一座能源之城,更是一座红色之城,正处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从“破局”向“纵深”推进的攻坚期,面临传统产业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区域竞争压力加剧等现实挑战。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莅临阳泉时强调“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赓续红色血脉”“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为阳泉市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赋能资源型经济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相关精神内涵应纳入阳泉市“十五五”规划。
阳泉市应围绕“中共创建第一城”的红色根脉与百团大战的英雄基因,以“思想筑基、产业赋能、保护传播”为核心逻辑,构建“精神传承有深度、产业赋能有力度、保护传播有广度”的系统性全链条红色赋能体系,真正发挥阳泉市特有红色文化资源“精神赋神”与“资源赋能”的双重价值,着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红色精神培根铸魂:构建全龄育人体系;(二)红色基因赋能转型: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三)红色基地提档升级:打造精品示范标杆;(四)红色景点连点成线:构建全域旅游网络;(五)红色故事广为宣扬:创新传播表达方式;(六)红色素材有据可依:筑牢保护研究根基。
(市政协委员,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发展规划部部长、教授 王智庆)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