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主题: 助推基层治理质效提升
- 访谈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 访谈嘉宾: 阳泉市高新区组织与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健
- 访谈简介: 今年以来,阳泉高新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机制,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下的高效合作与融合机制,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拓宽资源整合渠道,细化服务管理措施,全面优化村社发展环境,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阳泉市高新区组织与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健。
杨健: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高新区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杨健:自全市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按照“减负、赋能、增效”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会议精神,巩固已完成任务,靶向整治未完成事项,目前,58项具体任务,已完成55项,完成率为94.8%。
主持人:如何开展工作呢?
杨健:一是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完善高新区党建工作领导机制,成立4个工作专班,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出台《高新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清单》,分2批共计下发58项具体举措,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二是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党工委层面先后组织召开专题安排部署会4次,党工委书记亲自研究部署,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协调推进,各部门坚持同题共答,组织与人力资源部、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建设管理部等部门下沉基层蹲点指导,认领基层问题事项,上下联动合力解决问题。三是深入调研,及时调整。成立专项工作调研组,深入中心(乡镇)、村(社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了解基层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成效与经验。建立每月调度、定期通报、量化评估等制度,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提供信息畅通渠道。
主持人:目前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及整体成效如何?
杨健:1.权责界定明,治理效能升。出台《阳泉高新区“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指导目录》,明确涉区级部门和乡镇(中心)的81项责任事项,确定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动态调整乡镇行政执法职权清单目录为50项,总体事项压减率33.3%。罗列乡镇(中心)层面的法定权力事项375项,权责管理正式迈入了清单化、规范化、动态化的新阶段。推行“一对多”“多对一”工作对接方式,实现基层岗位与上级部门、职能科室及承办人员100%的岗位对接率,建立权责清单协调联动评估机制,通过对234项事项进行3轮评估,发现并整改问题56个,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2.基层得赋能,权责相匹配。调整完善乡镇(中心)岗位设置和管理体制,设置岗位140个,建立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已及时调整岗位目录5次,保持岗位设置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制定《阳泉高新区机构调整实施方案》,对10家机构进行职责、编制及岗位调整,确保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能够紧密贴合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制定乡镇、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村社两委包联网格(小区)制度,明确履职清单。消除“大网格”,科学划分村社186个网格,完善“警网融合”机制,建强社区干部、民(辅)警、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共同参加的平安建设队伍。制定《阳泉高新区关于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职能的实施办法》,68名社区工作者不再兼任网格员工作。优化调整5支驻村工作队伍的配置,确保每支队伍都能精准对接帮扶村的实际需求。推行“四双”机制,300多名机关、国企、园区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有效缓解了社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
3.党建领航向,治理强根基。整合区域内各类党建资源,绘制党建地图,推动乡(中心)、社区、单位、行业组织之间的共建共治共享。加强“三新”领域党的建设,制定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实施意见,完成行业党委成员换届和职责调整,推动互联网、交通运输等行业党委书记由主管部门“一把手”兼任。标准化建设暖“新”驿站9个,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充电、学习等便利服务。制定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和保障标准,优化82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设施布局,完善功能设置,发挥基本阵地作用。引导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5个,提升社区事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等工作质效。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成立物业行业党支部2个,业委会26家,成立物管会81家,推动社区“两委”成员兼任业委会、物管会成员,对物业服务无差异化监管,打造市级美好家园2个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行业自律、居民参与”的物业管理新格局。
4.数字提效率,治理展新颜。积极做好属地精准派单,目前我区110报警服务转办工单17件,占总工单的0.4%,工单办结率为100%,服务满意率为93%。依托山西政务服务网可办理事项142项,事项网办率达95.9%,通过山西政务服务网,实现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一号申请、一次登录、一网办理”。积极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无效政务微信工作群48个,注销政务公众号2个,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整治强制使用、过度留痕、多头填报等问题。
5.积极性高涨,治理见成效。制定《高新区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细则(试行)》,充分调动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坚持“四个以学”长效机制,通过举办乡村振兴、村社党组织书记、积极分子示范培训班等,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杨家庄乡政府及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发放乡镇补贴和公务交通补贴;核定社区“两委”成员编制,招聘16名社区助理,实现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高于省定15 人标准;保障社区工作人员休假、体检、工资待遇等权益,核算住房公积金,并列入下年度预算。制定出台《高新区村(社区)职责事项准入退出动态调整机制(试行)》,会同行业部门清理村社区承担的不合理事项。开展村社区标识牌清理“回头看”工作,清理各类标识牌子101块,其中外部标牌8块,内部93块,规范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室内服务机构标牌及功能性指引牌参考,联合相关部门对第一批不应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的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规范。指导乡(中心)、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设立和运行,加强专职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2个(其中16个村、16个社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229名,个人调解工作室13个,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体系。
主持人:下一步工作重心在哪些方面?
杨健: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针对难点弱点问题,深入研究推进措施,全力以赴补齐短板差距,主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持续为“大车”减负。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事项,持续完善赋权事项“一乡(中心)一清单”,确保乡(中心)“接得住”“用得好”。持续开展基层减负“回头看”,动态调整、严格准入村社工作事项,不断健全村社减负工作长效机制。二是持续为“小马”赋能。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严格“四下基层”制度,不断优化网格服务管理和党员服务群众2个机制。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三产业等方面寻求突破,着力提升乡(中心)“造血”功能,强化基层倾斜和经费保障。三是持续为“道路”疏通。持续用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落实每月调度、定期通报、量化评估等措施,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共建联建,着力提升物业党建联建水平。优化基层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重点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效能。同时,发挥“数智新城”建设优势,依托“城市大脑”,赋能智慧乡村、智慧社区建设、持续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加快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高新路径”。
主持人:再次感谢您做客今天的节目,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