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 访谈主题: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 访谈日期: 2023年07月11日
  • 访谈嘉宾: 阳泉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张晋忠
  • 访谈简介: 持续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指导市民关注身边的灾害风险,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主动避灾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访谈摘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阳泉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张晋忠。

张晋忠: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什么?

张晋忠:今年我们要突出“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理解建设美丽阳泉,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充分认识到做好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紧紧围绕“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各项活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

主持人:如何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张晋忠:通过丰富科普宣传教育形式,提升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在这个方面,我们各县区、各有关部门都是紧紧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坚持传统宣传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公交传媒等载体,利用户外大屏、楼宇字幕、灯箱展板、道旗灯杆等街头平台,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集中采访、专家讲座、在线访谈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有序加大各类科技馆、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公益开放力度,设立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途径。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施工工地、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为重点,组织各类灾害风险防范基本知识和灾害应对技能培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特别是要加强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高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短视频等宣传教育产品,编制印发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和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风险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主持人:一方面是杜绝身边的安全隐患,还有重要的一方面是我们怎样做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张晋忠:从2020年12月31日开始,我们市、县区和气象、规划和自然资源、林草、住建、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公路、水利、农业等部门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到2022年12月31日基本结束,取得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但是,部分资料还没有通过评审。为此,我们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好普查收官阶段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普查任务,全力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夯实普查常态化基础。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科学划定本地区灾害设防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引导人口、设施、产业向更安全区域集中,实现高质量安全发展。及时总结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形成的有益经验,从机制框架、人员队伍、法规政策、系统平台、项目支持等方面,探索推动构建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长效机制。围绕我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灾害应对,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普查成果应用,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应用成果。建立普查核心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系列技术规范和工作规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试点,有序推动市县级普查成果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加强普查成果对我市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业务的支撑,推动重点隐患分级分类监控管理。加大普查成果科普解读和有关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让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及时知晓普查成果及其应用效益,着力营造人人知晓普查、人人支持普查、人人参与普查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格局。

张晋忠:目前,我们还开展着一项工作,就是风险摸排。这就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快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物资保障、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等规划实施,加强资源统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推动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建立全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实物和产能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和联动机制,继续支持多灾易灾县区建设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鼓励灾害高风险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储备站点,建立应急物资物流管理平台和应急物资捐赠管理平台,实现应急物资高效配送、精确溯源,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开展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特别是强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将高级别灾害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广泛开展以实战为导向的应急预案演练,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遥感、视频识别、5G等技术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提高灾害监测感知能力,加强市县层面小尺度、短历时极端灾害的临灾预警,确保第一时间传达到一线岗位和受威胁人群,打通灾害风险预警“最后一公里”,有效组织避灾避险行动。建立完善社会应急力量管理平台,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灾害事故发生后短时间内能够抵达现场并开展先期处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科普宣传教育等常态减灾工作。

主持人:怎样不断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张晋忠: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建立健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督导考核,督促各级各部门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救灾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职能,注重发挥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作用,不断完善灾害组织指挥、风险普查评估、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工作机制。强化专家支撑作用,健全完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政策规划制定、项目论证、风险普查、灾害调查、科普宣传等方面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性和精准性。持续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创建,特别是加强农村和社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第一时间响应能力;组织开展避灾避险典型案例宣传和先进人物事迹表彰,营造防灾减灾良好社会氛围。要通过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主持人:结合今年的主题宣传,具体有哪些举措?

张晋忠:1.举办防汛应急演练。6月份,市减灾办、市应急管理局举办一次“防汛综合应急演练”2.社区网格信息员培训。在市委平安阳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下,我们今年4月份,对全市从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骨干网格员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做实综合减灾工作,提升综合减灾能力”的业务培训。3.广场宣传。5月6日至12日,即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城区、矿区和高新区进行广场宣传;平定县、盂县和郊区在本区域举行宣传活动。4.农村庙(集)会宣传。5月中上旬,由我们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各县区应急管理局配合,利用农村开展的传统庙会、集会,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5.新闻媒体宣传。5月6日至12日,市减灾办要在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各县区也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和微信、抖音、快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开展了宣传。6.开展急救示范宣传。4月29日,我们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红十字会,在北山公园南广场,举行了一次AED(心肺复苏仪)全覆盖启动仪式,之后,举办了示范培训,这个培训一直在进行,到6月10日才能结束。7.户外宣传。5月6-12日期间,在街头广告大屏、公交广告屏、电梯广告屏滚动宣传2023年防灾减灾主题。这个,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总的来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都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对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和聚集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可以说,举办的各项宣传活动安全有序,效果明显。

主持人:再次感谢您做客今天的节目。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