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破晓时分,矿井高耸的井架最先接住天际渗出的微光,塔尖被镀上一层流动的金箔。薄雾尚未散尽的花园步道上,赵新华的身影已清晰起来。晨光穿过林隙,在他肩头跳跃,那沉稳有力的足音,是唤醒山西阳泉华阳集团二矿生产生活服务中心标化队大班维护组新一天的序曲,也是矿区后勤“生命线”搏动的前奏。

华阳二矿光荣榜上的优秀班组长赵新华还有他的先进班组执着地闪烁在二矿的每一个需要光亮的角落。班组十个人,十双布满老茧与油污的手,构成了这条“生命线”最坚韧的守护者。他们的战场,遍布任务楼的“心房”与“脉络”:福利楼、新任务楼、选煤厂澡堂——错综的管线是流淌的血液,明灭的灯盏是警惕的眼睛;轰鸣的电机泵是强劲的心脏,精密的配电柜是智慧的中枢;澡堂喷涌的热水是驱散疲惫的慰藉,更衣箱上牢固的锁扣是守护尊严的铠甲。他们的每一次俯身、每一次攀爬、每一次拧紧,都在为矿工兄弟体面下井、安心升井,编织着无声却至关重要的保障。

这里没有地动山摇的开采,却维系着庞大矿区最细微的呼吸。一颗微小的灯泡、一滴渗漏的水珠,都是他们必须“望闻问切”的对象。生产设施的高效运转与生活空间的点滴舒适,皆系于这十双手。

四季轮转,淬炼筋骨。隆冬,朔风如刀,裸露的指节触碰冰冷钢铁,寒意瞬间噬骨,每一次扳手的转动都需凝聚全身力气;酷暑,热浪蒸腾,汗水浸透工装,模糊了护目镜,却要在闷罐般的空间里完成毫米级的精准操作。节日灯火万家团圆时,他们的身影在重点设备旁愈发清晰,巡查的脚步踏碎寂静,守护着那份特殊的节日“安宁”。

挑战,是磨刀石。在赵新华的带领下,班组的智慧与韧性被激发至极致。福利楼澡堂,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内脏系统”,盘根错节的管路、星罗棋布的阀门、永不停歇的风机,构成维护的迷宫;六层新任务楼,从顶层闪烁的灯光、旋转的空调叶片,到洗衣房轰鸣的机器、幽深地下室中低吟的配电柜与泵房……这些庞然大物或潜藏于逼仄角落(如地下管廊的艰难更换),每一次维护都是对协作与技艺的极限考验。

何以克艰?科学分工是基石,精准指挥是灵魂,无缝协作是血脉“抬不动?肩膀顶上!”“空间窄?侧身挤进!”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契的眼神与坚实的臂膀。他们以“蚂蚁啃骨”的韧劲与“绣娘穿针”的精细,在冰冷的钢铁丛林里,硬是编织出一张无形却坚韧无比的安全之网。那全年安全零事故的纪录,便是这张网上最耀眼的勋章,是寂静深处最响亮的回响。

闪光的勋章,由汗水浇铸,由精细管理锻造。今年以来,班组的行动更精准、足迹更深沉:他们是隐患“猎手”: 将“安全即生命”刻入骨髓,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一双双“火眼金睛”扫描岗位,揪出潜伏的隐患120余。每条隐患建档立卡,整改、验收环环相扣,形成严丝合缝的管理闭环,将风险扼杀于未然。

他们是降耗“尖兵”:响应降本增效号角,化身“能源卫士”。对“跑冒滴漏”展开地毯式清剿。维修更换大小阀门380余套,犹如更换了锈蚀的血管瓣膜;更新洗面池及水龙头60余个,堵住了效益流失的细小伤口。点滴之功,汇聚成河。

他们是生命线“守护神”: 筑牢水、气、电生命线的堤坝。更换老旧管路500余米,为“血脉”注入新活力;更新线路5000米,确保“神经”信号畅通无阻;点亮照明灯具800个,驱散矿区的每一寸黑暗。他们是高效的“应急先锋”,累计疏通排污下水120次,保障环境清爽;随时响应突击任务,成为关键时刻值得信赖的“突击队”。

在赵新华和班组成员的精神世界里,安全管理的核心密码,始终是对“人”的深刻洞察与敬畏。他们深知,冰冷的规程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坚固的设备之上,是沉甸甸的责任。因此,他们着力培育一种融入血液的敬畏感——不是畏缩,而是深知肩上万钧,容不得丝毫懈怠与侥幸。

安全培训,是浇灌这份敬畏的甘泉:将上级安全要求内化为筋骨,量身定制班组与个人学习路径。知行合一: 依托“二五”安全活动、班前会,深耕安全规章、操作规程、责任清单。

警钟长鸣: 以血淋淋的事故案例为镜,直抵灵魂深处,让教训化为本能警惕。实战砺兵:强化现场实操,让理论在扳手与螺丝刀的碰撞中扎根,淬炼过硬技能与应急本能。

晨曦中的微光,或许不足以照亮整个大地,却能穿透幽深的巷道,指明方向。华阳二矿大班维护组的十点“微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着地闪烁在二矿的每一个需要光亮的角落。他们用沾满油污的双手,赋予冰冷的钢铁以温度;用滚落的汗珠,融化严寒,蒸腾酷暑;用刻入骨髓的敬畏,在平凡的岗位上,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长城。他们的担当,不张扬,不炫目,却如同矿井深处那永不熄灭的矿灯,默默照亮着矿山高效运转的基石,更温暖着每一位矿工兄弟的心房,让他们知道,升井之后,总有一份踏实与暖意在等待。这,便是“后勤脊梁”最深沉、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