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孙家沟村乡村治理成效显著。
“和以前相比,村里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道路干净了,房前屋后环境变美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了。”高新区长岭村党支部副书记郄丽珍高兴地说。这都得益于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街巷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得到整治,垃圾得到清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卷已然在高新区展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全市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后,高新区结合全区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让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坚持高位推动
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高新区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1+1+6”的工作矩阵,制定《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五大行动内容,明确责任单位,高位推动抓落实。
同时,建立“领导班子+行业部门+乡镇(中心、园区)”三级包保机制,深入基层一线,解难题、督进展。围绕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一一对账销号。
在专项行动中,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加强督导考核,加大整改力度,重拳出击整治顽疾。累计摸排各类问题82个,整改完成82个,整改完成率100%。
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高新区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动员2000余户村民参与到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重点做好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变村民乱扔乱放、乱排乱倒等不良生活习惯,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为推进工作提质增效,高新区坚持督查问效,建立了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督查机制,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常态化对全区各村专项行动推进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实行“督查—交办—销号—报告”闭环管理,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同时,以考核促提升,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纳入考核指标,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各村积极性。高新区还通过“晒、奖、比”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对工作开展好、整改成效好的行政村下达各类奖补资金共计35万元,让“标杆村”助跑领跑、比学赶超;对整治效果差、反弹频率高的村,采取约谈、通报的方式,督促限期整改。
突出整治重点
确保整改效果到位
在去年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的基础上,高新区充分学习借鉴本地区及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全力落实好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真正把专项行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狠抓生活垃圾杂物清理。南杨家庄村房前屋后的垃圾被清理了,杏树坡村边坡的垃圾被清理了,河坡村河畔丽景小区道路沿线的建筑、生活垃圾被清理了……专项行动中,高新区对村庄内外、房前屋后、村街巷道、田间地头等区域内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白色垃圾等开展清理,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实现村庄辖区无暴露垃圾、无杂草飘浮、无杂物堆放、无露天粪坑、无卫生死角;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整治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组织动员群众对庭院进行清扫整理,将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农用物资摆放整齐;对村庄电力通信、闭路电视、燃气等管线和杂乱杆线进行规范;巩固拓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清理河道内工业、建筑和生活垃圾,保持河道清洁卫生、行洪畅通。目前,累计清理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129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破旧裸露墙体4处,整理线缆“蜘蛛网”1处,清理村内垃圾752.5吨,农村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高新区长岭村突出抓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专项工作,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提升。
狠抓生活污水废水清理。南杨家庄村一河道内,过去有污水排放现象,经过整改,现在的河道变得干净整洁,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在专项行动中,高新区着力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工业污水偷排偷放问题,清理水域漂浮垃圾,整治污水坑、臭水坑、臭水沟等黑臭水体;采取集中统一纳管、联户集中处理、单户分散处理等方式,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开展农村卫生厕所问题摸排整改,着力推进公共厕所建设和卫生化改造。截至目前,共集中整治清理河道及水域内的工业、建筑、生活垃圾和水域漂浮垃圾174吨,实现村庄河畅水清。
狠抓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结合各村实际,高新区彻底清理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做到动物粪污和病死动物及时清理、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并规范畜禽散养行为,积极引导散养农户做到粪污有效处理;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规范农药、化肥使用。目前,累计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吨,复垦农田面积80亩,实现农业设施整齐、生产过程清洁。
狠抓源头使治理效果长效化。为倡导文明新风,高新区王垅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村委会工作人员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在大家的努力下,王垅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南杨家庄村、孙家沟村、庙岭村等也积极组织义务劳动,让村民共同参与到美化家园行动中。同时,志愿者通过示范引导、开展宣讲等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普及健康卫生知识,逐步改变村民不良生活习惯,让干净整洁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高新区还把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实现乡村从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集中整治向常态化保持转变。
狠抓道路及沿线环境整治。高新区彻底清理国道、省道、乡道、村道沿线建筑生活垃圾,规范沿线村民商户垃圾倾倒行为;核实拆除道路沿线有碍观瞻、影响安全的违章建筑、残垣断壁,对坑洼路面、坍塌路沿、隔离带和绿化带进行整修;重点整治无序店铺,规范废品回收站点和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在专项行动中,共清理交通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777吨,拆除废弃广告牌和各类无用设施46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20处,整修公共基础设施76处,绿化美化道路及沿线4485平方米,交通沿线环境显著改善。
实施长效管理机制
确保巩固提升到位
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只是一个开端,最终目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乡村环境持续向好。
对基本完成“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农业生产废弃物)任务的村庄,高新区巩固成果,查漏补缺,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对已全部完成“三清”任务、基本实现干净整洁的村庄,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大扫除,潜移默化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并指导各村建立完善保洁制度,组建保洁队伍,落实保洁经费,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高新区还将继续以“四项机制”为牵引,着力推动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常态长效:建立村庄清洁监督机制,即以群众自治为基础,村委会、全村村民共同参与,村民小组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评比工作;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明确村民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三包”责任,由各村民对自己房前屋后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并长久保持;将村庄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行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管护制度,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中环洁公司,并结合高新区农村分布特点,将具备条件的上五渡村纳入中环洁公司保洁范围。
下一步,高新区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更好质效,持续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吴珊 刘梦琪/文 图片由高新区提供
【评 论】村庄清洁行动应保持常态化
□桐羽
开展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突出抓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专项工作,村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随着一些乡村告别“脏乱差”,此次专项行动初见成效。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农村环境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些突出问题的存在,既影响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又严重影响到我市的整体形象。如何保持常态化,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
专项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主攻方向是生活垃圾污水、农业生产废弃物、河塘沟渠清理及村容村貌提升。各部门、各单位应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道路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四大区域”,下非常之力,用恒久之功,彻底治理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
村庄是村民的村庄,村民不仅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直接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因此,村庄要清洁,应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好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动起来。应加大宣传力度,向村民讲清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专项行动与树新风、除陋习、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打造整洁优美、生态良好、和谐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