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亦称“莲花闹”,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莲花落表演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生活气息浓厚,因此群众喜闻乐见。

  在郊区荫营镇三泉村,每逢节日“闹红火”、传统庙会期间的群众文艺汇演,总能看到莲花落艺人的身影。他们用传统的唱腔、富有时代感的唱词和摇摆律动的身姿,展现身边的真善美,记录社会的变迁。看过莲花落表演的不少观众评价:“草根”艺人唱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门艺术很接地气。

  本期“游郊区·听故事”,我们走进三泉村,去探寻区级非遗项目“三泉莲花落”艺术的“前世今生”。

  寻“前世” 揭神秘面纱

  今年54岁的三泉村村民冯珍云是区级非遗项目“三泉莲花落”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冯珍云的家,记录莲花落曲目和唱词的册子、莲花落表演的照片就摆在她案头的显眼处。一些著名的莲花落选段,冯珍云更是张口就来。

  冯珍云对从小学习的这门艺术很有感情,忍不住给记者科普起关于莲花落的知识。莲花落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那时的名称是“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后来,民间不少乞丐也套用这种形式沿街卖唱,他们一般是看到什么唱什么,随口现编、即兴表演。“比如看到一户人家在做寿,他们就唱祝寿歌;看到一户人家办婚礼,他们就唱吉祥歌;看到一户人家吵架,他们就唱劝和曲。”冯珍云介绍。

  新中国成立前,莲花落多在农村流传,观众也多为穷苦百姓,曾被视为低级庸俗的曲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有关部门鼓励莲花落艺人成立队伍,帮助整理莲花落曲目,莲花落艺术日趋繁荣。冯珍云说:“莲花落流行于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地,能一人唱,也能多人演。有的人说东北的‘二人转’就是从‘莲花落’演变来的。”

  讲完了莲花落的演变史,冯珍云又拿出一套自己使用多年的莲花落伴奏乐器。“传统的莲花落,是用七件子伴奏的,也就是人们常见的艺人右手所握的两片大竹板和左手所握的五片小竹板。大竹板、小竹板相互配合,艺人就随着节奏说唱表演。”冯珍云说,“我们‘三泉莲花落’的伴奏乐器和传统的莲花落伴奏乐器不太一样,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这是用牛膀骨或牛胯骨作主体,通过手工钻孔,配以摇铃和彩带制成的。用摇、抖、甩、碰等技法演奏,出来的声音清脆悦耳、节奏明快。”

  探“今生” 创非遗新生

  上下合韵的说唱形式,有教化意义、朗朗上口的唱词,表演场所可在广场、舞台、街头、田间灵活切换……莲花落凭借这些特点,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作为“三泉莲花落”第四代传承人的冯珍云回忆:“村里的莲花落表演传承历史已有100多年,可追溯的第一代传人是郗富根。听我的师傅冯财云讲,在抗日战争时期,郗富根先生就编排了很多曲目,带领咱‘三泉莲花落’的演员四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化百姓、鼓舞士气、激发民众抗日爱国热情的作用。”

  《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劝夫节诗》等是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的莲花落传统唱段。随着时代发展,在“三泉莲花落”历代传人的努力下,莲花落节目也慢慢丰富起来。《生活水平步步高》《教育孩子最重要》《和谐家园》等都是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变化、时代进步的创新作品。其中,不少节目登上了郊区民俗文化展示活动的舞台。

  进入21世纪,由于演出队伍人数没有明显增加、演出频次逐渐减少、观众大量流失,前些年“三泉莲花落”的发展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的状况,冯珍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开始尽自己所能加大传习力度。积极筹措传承资金、对现有传承队伍情况登记造册、加大演出频次、创新节目内容、成立民间民俗活动中心……冯珍云在郊区文旅局、三泉村村支“两委”等的帮助支持下,极力推进“三泉莲花落”焕发新生,让莲花落“老坛装新酒”、越品越有味。

  在创新性传承的过程中,“三泉莲花落”节目《和谐计生》捧回了2015年郊区曲艺大赛一等奖。这让冯珍云和“三泉莲花落”表演团队的演员们很振奋。“我感觉那次获奖,就是对我们多年努力的肯定。‘三泉莲花落’发展的春天不远了。”冯珍云拿出当时的奖状激动地说。

  那次获奖后,“三泉莲花落”的表演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充实,由原来的6人扩充到12人。冯珍云会在固定时间带着大伙儿排练,三泉村的民间民俗活动中心时常传出“咿咿呀呀”的排练声。郊区推行“非遗进校园”活动后,冯珍云也常为校园里的孩子们带去有趣的“第二课堂”,为他们表演,教他们演唱。

  “创作过程很辛苦,传承下去很艰难,但我们自己不能放弃。我们只要把社会热点、难点和百姓故事,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好,观众很容易会产生共鸣。时下很火的‘抖音’‘快手’也是不错的展示平台,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让更多人了解莲花落、喜爱莲花落。”冯珍云说。  郭鑫璐文/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