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咖啡“遇见”乡村,会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五一”假期,新开的“村咖”成为郊区西南舁乡咀子上村的“流量密码”。“村咖”里,游客手捧咖啡,看山峦起伏,赏乡村美景。如此新兴的消费场景,正在重新定义我市的乡村旅游。
“五一”假期,我市文旅市场一派红火景象,融合了“诗与远方”的乡村旅游更是热力十足。与往年游客“到此一游”不同,今年不少乡村积极开拓文旅市场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让游客乐意“打卡”的同时爽快“刷卡”。如今,除了去村里转一转,到村里买一买、吃一吃、住一住等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向往和期待。
这些年,“打卡”式旅游成为一种常态。什么是旅游“打卡”?这指的是一种“我看到、我来过、我拍过、我走了”的旅游方式。然而,带着“打卡”兴致前来游玩的游客,其实也具备“刷卡”消费的潜能。
如何把旺盛的人气转化为消费的“热气”?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是吸引游客“刷卡”的关键。如今,人们出游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追求独特、个性化的消费体验。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被誉为阳泉的“城市后花园”。近年来,桃林沟村除了做好桃花“文章”,还不断丰富旅游项目——玻璃水滑道、玻璃吊桥、网红碰碰船等。今年,桃林沟村的游玩项目再度升级——新打造了水车文化园。南方竹制水车、木制水车、新型铁制水车等吸引游客争相拍照。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大家品尝美食,购买农特产品,切切实实拉动了消费。
无独有偶,盂县秀水镇北关村打造美食街,推出真人CS项目,让游客吃得高兴、玩得尽兴;平定县巨城镇南庄村推出情景剧《烽火南庄》,游客看完情景剧可以去农家乐品尝美食;城区义井镇小河村打造多米星际科幻乐园,让小朋友畅快玩耍。“情景剧演完是11点半,游客看完正好去吃午饭。消费场景设置好了,游客置身其中,自然将‘刷卡’消费作为旅途中的日常操作。”南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新萍说,“‘五一’假期,南庄村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优质的服务体验,也是让游客爽快“刷卡”的一环。从热情周到的导购服务,到便捷高效的售后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影响游客的感受,关乎消费意愿。在平定县岔口乡红岩岭村的民宿里,雨伞、充电宝、发圈等被摆在显眼位置。东西不大,却能满足游客关键时候的需求。“我带孩子来村里玩,正好没装发圈。现在天气热,长头发披散着不方便,还好民宿服务员给我提供了发圈。头发扎起来,方便多了。”游客唐蓓蓓说。
适度的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提供赠品等,也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五一”假期,郊区西南舁乡大洼村高山玻璃漂流游玩项目“回归”。此外,游客能体验刺激的沙滩摩托、坐旋转的许愿秋千、乘坐“魔毯”等。“总共十多个游玩项目,原价218元,买套票88元,划算多了。”市民张斌这样评价。平定县冠山镇西锁簧村的南庄农庄园,也推出了27元代30元的优惠券,以及原价288元优惠价188元的套餐。“适当优惠可以吸引游客,营业额明显上涨。”农庄园负责人张金林说。
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良好的消费权益保障,也是游客既愿意“打卡”又能“刷卡”的保障。“五一”假期,我市各县(区)加强交通保障,增加公交班次,优化停车设施,让游客畅行无阻。同时,加大对收费项目的巡查力度,确保商品明码标价,杜绝“宰客”情况发生。
“‘五一’假期,一矿到娘子关的旅游直通车开通。我们从家出发坐车去娘子关村玩,很方便。”家住洪东小区的市民杨媚说。“盂县的骆驼道景色秀美。星空酒店设计独特,游客白天能透过窗户眺望远山,晚上能仰望满天星辰。但是,过去村里停车不方便,外地朋友来,我经常犹豫是不是推荐这里。如今,村里扩建了停车场,旅游体验明显好多了。”市民谌舒说。
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矿区沙坪街道大村村、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郊区西南舁乡清石台村……一座座村庄,仿佛一个个镶嵌在山间的明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链条全要素发力,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下、能消费,阳泉乡村旅游发展有诗意更有温情、有远方更有未来。(张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