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高院公布了2021年全省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市中院行政庭一篇案例入选。连续3年,市中院至少有一篇案例入选。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市中院“争创一流业绩”在行政审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行政审判庭始终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守正创新,发扬开拓进取工作作风的结果。

  强化党的领导,牢牢把握行政审判的政治方向 

  行政审判工作一边是人民群众,一边是行政机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做好行政审判工作,处理好行政纠纷,是展示国家形象、维护群众利益、树立法治权威的重要环节。办理行政案件,需要行政审判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优良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市中院党组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应对新形势下行政审判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同时,高度重视行政审判工作,强化对行政审判工作的领导、监督。

  行政庭建立了同频共振的党建和业务培训制度,设立每周一下午的培训学习制度,一方面强化党建学习,让员额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学习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理论,始终绷紧行政审判讲政治这根弦;另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通过掌握高水平的业务技能,真正将案件的政治性落到实处。行政庭每一名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都认领一个业务课题,面向全市行政审判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进行授课和座谈,以双向交流的形式,学习、掌握行政审判和行政管理的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切磋庭审、文书制作等业务技能,夯实行政审判工作业务基础。

  推行“三主办”制度,强化重点案件裁判质量。对涉及人数较多、有重大信访风险的系列案件,由分管院长把关、庭长主办;涉及疑难复杂的发还案件,由庭长主办;重点、新类型案件由庭长把关、业务骨干主办,在审判力量方面打牢案件的基础。

  定期开展府院联动,共享案件信息,分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原因,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真正将案件放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处理,确保案件裁判结果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深耕细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引作用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市中院行政庭高度重视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审判工作中十分注重典型案例的收集、挖掘以及升华工作。行政庭每年办理近500起案件,其中不乏具有十分典型意义的案例。行政庭办案人员时刻保持发现典型案例的意识,在办案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就案办案,一判了之,而是联系社情民意、法律规范,将案件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多角度、多维度审视案件,主动有意识地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深耕”——以开阔的思维、灵活的视角,挖掘案件的不同典型意义。当前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时期,需要发挥典型案例补法、释法的作用,需要发挥典型案例明法、统法的作用,需要发挥典型案例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价值取向的作用,这就为挖掘典型案件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行政庭十分珍惜这一时代、这一平台赋予的机会,以更广阔的思维、更灵活的视角,不断“深耕”案件,挖掘出不同案件背后具有的不同典型意义,从而形成了一个个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件。

  “细作”——打造“铁案”,夯实典型案例的基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传票送达、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文书制作等方方面面严把法律关、程序关和证据关,保障案件的质量。特别是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案件办理全过程,并在文书撰写过程中大胆引用、广泛宣传。

  担当作为,以高质量的审判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的亮丽名片。市中院行政庭以典型案例为指引,以克服行政审判长期存在的程序空转等深层次问题为突破口,以高质量的审判工作,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力争实现在一个程序中给当事人实质性答复的裁判目标。针对市中院补偿、赔偿案件较多的情况,为确保案件当事人得到一个实质性裁判结果,能启动鉴定程序的就启动鉴定程序,因条件所限不能启动的,根据证据规则要求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因此审判效果良好,并由此产生了不少优秀案例。

  加大协调、调解力度。积极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对接协调,深入现场,为群众释法解疑,与司法、检察等机关搭建多元化解矛盾平台,拓宽调解渠道。3年来,市中院行政案件调撤率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尤其部分矛盾尖锐的案件,做到了调解结案、案结事了。

  疫情防控、审判工作两不误。面对疫情,市中院行政庭充分运用科技力量,200余起案件开展线上送达、证据交换、庭审审理,既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又提升了审判效率。针对异地管辖的实际情况,10余起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做好普法教育,减轻当事人诉累。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今后的工作中,市中院行政庭要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继续出实招、见实效。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征收拆迁等深入开展调研、谋划思路、拿出实招。聚焦社保待遇支付、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等案件,着力做好实质性化解工作,切实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够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实现。对于因重点工程、重大民生项目引发的涉众型的行政纠纷,主动出击,深入矛盾纠纷一线,调动相关部门,努力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安全。(赵林)